【武夷山專刊】袁秀華和武夷山乾盛源茶行的赤石情懷

赤石村隸屬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坐落於崇溪河畔,東與大布、角亭接壤,南與天心村毗鄰,西銜景區、高蘇阪村,北接武夷山茶場,全村面積2.9平方千米。

赤石:歷史上武夷岩茶商貿重鎮
赤石本是崇陽溪岸邊的一個普通村落,五口通商之後,福州茶港開闢,到了光緒年間,憑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赤石最終取代下梅,逐漸成為崇安地區的茶市中心。《崇安縣志》記載:赤石鎮是清朝中後期的重要岩茶集市。閩北一帶曾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金崇安,銀赤石。」赤石村在最鼎盛時期,有1000多戶人家居住在此,設有9個碼頭,每年一到了茶季,崇陽溪上數百條竹筏、船隻往來運輸茶葉,大大小小的茶莊數百家,遍佈茶市,其中又以瑞泰(乾盛源茶行前身)、芳茂、張林美、廣泰四大茶莊為首。到了晚上,整個赤石老街燈紅酒綠,商賈雲集,熱鬧非凡,赤石村在當時也有著「小上海」之稱,是閩江上游的商品重鎮,經濟發達,故有「斗米尺街」的說法,即擺攤設點租用街面一尺範圍,要用一斗米。赤石鎮,當地老人又稱「七市」,集市林立,足見舊時赤石街的商業人氣之旺。


上個世紀40年代,赤石鎮曾是崇安茶葉技術學校學生的實踐基地,也是福建省進行茶葉科研的重要基地,對發展岩茶栽培、加工、銷售、外貿、科研等事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乾盛源茶行:當地現存最古老茶行
乾盛源茶行,位於武夷山市赤石鎮赤石老街,是一幢清末的商用建築。據茶行房主袁秀華介紹,有位廣州朋友告訴他,這種建築內部風格與廣州十三行舊時商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座老茶行是袁秀華的爺爺袁金妹留給後人的遺產。他家從爺爺起就是赤石鎮的制茶世家。土改時,茶行老屋分給幾戶村民居住,赤石建機場時,老屋被拆除部分,原居住在赤石老街的村民也由政府安置遷移到赤石新村和桂林新村。老茶行空閒著,袁秀華花錢從村民手中將破敗不堪的茶行老屋買回,並將老屋修葺復原。他之所以這樣做,是想傳承茶商風範,收藏一段逝去的歷史,保留著一種建築文化,讓人們通過老茶行的縮影,看到赤石古鎮曾經有過的商業繁華景象。


乾盛源茶行建築原為五進,第一進為主廳,用於茶葉交易;第二第三進為客廳,用於接待外地客商;第四第五進為自家居住。如今老茶行,只留下三分之一還不完整的建築。主廳前設有天井,有利於采光,讓四週一片通亮。天井設有對稱兩口石鑿的吉祥缸,平日裡缸中盛滿水,若發生火情可用於滅火,無火情時缸水可用於養魚澆花。交易廳的耳門後有一開單窗口,收購的茶葉由窗口開出票據,茶農持票據到銀票窗口取錢。主廳裡設有兩對木靠椅和茶几,有茶商來洽談生意時,茶行經理與客商就坐在有扶手的木靠椅上,邊品茶邊聊生意。生意談成後,客商將銀票遞進窗口開單,由茶行工人專人負責打包裝箱上船。


主廳二樓有個環形走廊,可以圍坐二十來個撿茶女工,因臨天井光線好,能確保撿茶質量。收購來的茶葉要經過復撿,完全達到客商的要求標準方能裝包上船。有些茶葉放久了,還得放到炭焙間復焙防潮。在一側的炭焙間裡,有兩個一米多高的圓形礎石,礎石上面是立柱,由於焙坑裡焙炭溫度較高,以防火災,礎石的高度設計自有它的道理。在這茶行裡,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門和大大小小的房間,主人與客商,茶行工人進出,茶農賣茶,他們走哪個門,住哪個間都有嚴格的規定。由於規範經營,誠信待客,乾盛源老茶行享有較高的聲譽。


袁秀華告知,赤石古鎮鼎盛時期有茶葉商號近70家之多。由於地處崇陽溪、梅溪、黃柏溪三溪交匯之處,水路運輸極為便利,對外貿易主要依賴崇陽溪水路交通,這裡曾被人們譽為繁華的「小香港」。如今風光不再,但舊跡依存。乾盛源老茶行用歷盡歲月的滄桑感,給人們留下最難忘的記憶。

  白玉蟾與「白極冠」的不解之緣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菜」 ,這是800年前白玉蟾發現培植出武夷名樅白極冠(取意極品冠天下,後世因誤讀為白雞冠),並在武夷山止止庵暢飲後寫下的佳句。


在中國道教史上,白玉蟾可以說是天才人物。他不僅是南宗金丹派的實際創立者,也是南宋文壇上彪炳一時的奇才。無論在道教理論與實踐方面,還是詩文書畫領域,都有極高的成就。他一生蹤跡遍佈江南,而對他最有意義的地方則是武夷山。白玉蟾是止止庵道觀的住持,而白極冠的原產地就在止止庵道觀—白蛇洞。
白極冠蘊含豐富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具有藥理作用;飲用後,出現週身煦暖、手心出汗、排尿量大、身心通泰等情況,這恰恰驗證了白極冠作為「道茶」以茶調氣、行氣通脈的特殊功效。獨特的藥理作用,成就了武夷山第十六洞天「道茶」之尊的地位,從而登上四大名樅(大紅袍、白極冠、鐵羅漢、水金龜)的金榜。


白極冠茶種其樹勢不大,枝幹堅實,分枝頗多,生長旺盛。葉色淡綠,幼葉薄綿如綢,樹梢頂芽微黃且彎垂,茸毫顯露似雞冠,故後世誤讀。其干茶有淡淡的玉米清甜味,條索較緊結,一部分是黃綠色,一部分嫩得呈砂綠,可以見到紅點。
白極冠為武夷山四大名樅中的一款「道茶」。因產量和種植面積都較少,懂得傳統白極冠製法的茶人更是少之又少,故一直被蒙上「猶在深閨人未識」的神秘面紗。
武夷山的茶文化與道教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道人種茶、飲茶成為修道、悟道的重要載體。千百年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氣象和地理條件,在武夷山修道的白玉蟾祖師培育了名茶白極冠。

乾盛源現任掌櫃袁秀華:傳承茶文化的有道之人
乾盛源茶行始建於清順治年間,跨越300多年,經歷時代的變革。因私家作坊一律被廢除,袁秀華家的古法制茶技藝也出現斷層。到了袁秀華的爺爺這一代,遺留下的制茶技藝只能密不示世。數十年來,在鑽研製茶技藝的同時,袁秀華開始慢慢修繕乾盛源茶行古宅,呼籲整修村裡的房屋,恢復老宅以及赤石村昔日的輝煌。在袁秀華的努力下,乾盛源茶行古宅的歷史得以傳承,江西、湖北、山西、北京、內蒙古等地的茶人不遠千里前來尋找武夷茶跡。


2016年,茶行董事長袁秀華被邀參加央視一套文化收藏類節目《我有傳家寶》,講述了袁家製作武夷岩茶的前世今生。2019年,乾盛源茶行成為萬里茶道首批入駐企業,在國際舞台演繹武夷岩茶的魅力。
作為古法制茶傳承人的袁秀華表示:堅守百年技藝,打造白極冠道茶,是祖上一脈相承的文化遺產,也是新時代乾盛源茶行發揚「傳道授葉」、「茶可載道」等道茶文化的初心和使命!
乾盛源茶人始終秉持「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堅信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科學信念,將對茶產業質樸的熱愛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傳承下去;做一杯「根正苗紅」的岩茶是乾盛源茶行的文化自信。(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耀海絲實踐隊供稿)(鄭訓焓 鄭松波)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