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已是遠近聞名的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示範村。
這個陶瓷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村落,周邊分佈著宋、元、明、清古窯址。2019年,台灣民宿客棧協會副會長蔡幸爵帶領團隊進駐小蕉村,從設計、監工到產業發展,展開陪護式服務。
「我們用兩個月為村民畫一份藍圖,再用兩年陪伴村民將藍圖逐步實現。」蔡幸爵說。
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鄉村建設吸引許多台青前來參與兩岸鄉建鄉創合作。在三明,蔡幸爵團隊的到來,讓小蕉村先後躋身「國家森林鄉村」「福建省森林村莊」「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小蕉村的變化,祗是三明市先行先試推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大陸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市官方最近提出,以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為載體,健全常態化、精準化聯繫服務台胞台商機制,完善支持台胞台企參與三明鄉村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
提升清流台灣農民創業園、永安閩台農業(林竹)產業園平台,是三明促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一個發力點。目前,永安閩台農業(林竹)產業園已引入7家台灣合資企業。永安市竹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劉秀告訴中新社記者,園區年產竹木集裝箱底板60萬立方米,佔全球市場份額30%以上。
永安是「中國筍竹之鄉」,有全國最大的閩筍交易市場,每年銷售筍乾1萬多噸和春冬筍6.5萬噸。在這裡,「80後」台青林易達完成了從工程師到「新農人」的蛻變。
「惠台政策接連出台,為台胞台企在大陸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林易達瞅準永安豐富的毛竹資源,引入國際食品加工技術,讓本地竹筍擁有更加豐富的品類與口感,適應多元化市場需求。他將台灣滷肉飯風味跟筍結合開發的台式香鹵筍、台式酸辣筍、阿嬤酸菜筍等「台式小菜」系列,受到市場熱捧。
三明地處閩江之源,有「中國綠都」之稱,是朱子故里、客家祖地。當地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和豐富人文資源,深入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鄉村共建共治、交流合作四大融合行動,探索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模式。
每年春節期間,清流縣台灣農民創業園2000畝櫻花次第綻放,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賞櫻打卡。櫻花園的主人簡文通來自台灣新北,「沒有當初各級政府的幫扶和清流鄉親的支持,就沒有如今的櫻花園」。
近年來,清流縣圍繞櫻花季文旅消費市場,建設提昇觀光步道、櫻花驛站、櫻花文化交流基地、瞭望塔等;同時,推出特色美食、流動酒席,增設特色民宿、免費接駁車、櫻花印章、非遺體驗等,進一步提升遊客體驗感。
如今,簡文通開始將櫻花園的管理交到兒子兒媳手中。2023年12月,清流縣台灣農民創業園籌建海峽兩岸融合鄉村振興促進會,發揮台胞在鄉村振興中的「領頭羊」作用,簡文通的兒媳婦李秋銀當選首任會長。
「大陸鄉村振興為台胞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李秋銀希望藉助老一輩台商的經驗,發揮各自優勢,將海峽兩岸融合鄉村振興促進會打造成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平台,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三明現聚焦鄉建鄉創、農林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舉辦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等多項活動,推進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實訓基地、大田茶產業海峽融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全力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