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位於津城之北、運河之畔、西承京畿,東啟濱海,南望雄安,是古代南糧北運、北貨南輸的漕運樞紐,明清時期素有「皇家糧倉」美譽,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近代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湧現出愛國教育家溫瀛士、南開大學首任校長張伯苓等名家名人。區內擁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高職院校4所,「211高校」1所。北辰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遵循教育發展規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核心理念,著力調整和優化教育資源佈局,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教育改革,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逐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名人】
北辰百年教育名人——張伯苓
張伯苓(1876-1951),原名壽春,字伯苓,後以其字行世,北辰區宜興埠人,著名教育家、體育家、社會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以興學育才為救國之本,一生獻身教育事業。先後創辦私立南開小學至大學系列教育體系。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將愛國主義火種播向祖國各地,保存了革命火種,為祖國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為近現代中國民辦教育建造了一座豐碑,被尊為「中國現代新學教育的開創者」。
張伯苓的父親張久庵,名雲藻,生於道光13年(1833年),是當地有名的飽學之士。後被宜興埠溫氏家館聘為塾師,以教書為生。張伯苓幼年受父親開蒙,曾隨父在溫氏家館就讀,與溫家來往密切。
北倉宜興埠溫氏家族世代尚武,第五世溫長溥曾為道光年間武進士,任山東登州總兵。溫長溥的兒子溫聯繡棄武從文,與夫人徐振肅創辦溫氏家館,從培養自己孩子入手,教授國學國粹。出於官宦家庭的溫家,忠君報國思想極為濃厚。1885年,中法戰爭以清政府懦弱妥協告終,溫母徐振肅認為是「奇恥大辱」,率先提出「廢科舉,走實業救國的道路」,且命其子15歲的溫世霖放棄科舉,考入北洋水師學堂,以備他日報國。張伯苓經常出入溫家,受溫家思想影響,14歲的張伯苓於1890年也相繼考入北洋水師學堂。
1890年,14歲的張伯苓考入北洋水師學堂,決心從戎報國。因甲午之戰中國戰敗,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張伯苓轉向走教育救國之路。
1902年,嚴修在宜興埠家館開辦私塾,聘張伯苓為塾師,教授英文、算數、物理、化學等課程,開始進行「西學」試驗。張伯苓在嚴館授課同時,又受大畢莊鹽商王奎章邀請兼授西學。嚴、王兩家相距不足十華里,張伯苓每天上午授課於嚴館,下午授課於王館,奔波於兩館之間。
1904年8月,嚴修和張伯苓東渡日本考察教育。歸國後,即將嚴氏家館和王館合併,成立「私立敬業中學堂」,1907年改稱南開中學。
1919年10月,張伯苓與嚴修一起創辦南開大學。隨後,又建立南開女中和南開小學。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大學內遷。凡因戰亂而流亡關內的東北大學學生,南開一律敞開大門,提供借讀名額,減免生活費,學費緩交。5年中,南開接納東大學生78人借讀完成學業。
1935年9月,時值學生開學之際,張伯苓在演講中向學子提出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這三問句句振聾發聵,直擊學生靈魂。張伯苓對學生們說,「如果你是中國人、愛中國、願意中國好,那麼就要改掉自私狹隘的毛病,為國為公團結起來,從自己做起!」張伯苓的演講激發起熱血青年的愛國鬥志,不少青年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
1937年7月,天津淪陷,北平的清華、北大也被日軍佔領。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南遷長沙,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學剛一個月,長沙校址又被日本飛機炸毀,學校決定東遷。學生們徒步跋涉兩個多月,行程三四千里,穿越湘黔滇三省,抵達昆明。在這次長征中,沒有一個學生掉隊,完成了 「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征」。國立長沙聯合大學由此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從長沙臨時大學建立,到西南聯大停辦的8年零11個月中,畢業學生3882名。其中,2位是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這所只存在8年的「最窮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1951年2月23日,張伯苓在天津病逝。南開校友和張伯苓在國內外的遠近知交聞訊紛紛趕來悼念,周恩來專程到津弔唁,並致送「伯苓師千古」花圈。
烽火硝煙中「教育救國」,這是一個智者、一個勇者一生的擔當。他以豐富的塾師、西學先生的經驗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以自強為強國起點,號召民眾從我做起,他三赴東北大學傳「南開精神」,他助東北淪陷區學生完成學業,他在日寇鐵蹄下力主3所大學南遷組成「西南聯大」。張伯苓作為中國近代民辦教育的豐碑、中國現代教育的創造者,其貢獻被後人恆久讚頌。
北辰百教育名人——溫瀛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北辰素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百年來,北辰教育名家輩出。
溫瀛士(1895-1960)字閬仙,他自幼就接受良好教育,品學兼優。18歲成為教師,24歲任民立第五小學校長。上個世紀20年代末,溫瀛士籌建了宜興埠溫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學。1933年,溫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學改稱「私立普育小學」。溫瀛士親自題寫校訓「勤勞真實」,親自設計校旗、製作校徽、統一校服、教唱校歌。 1936年,私立普育小學改稱「私立士范小學」。「士范」之意即培養才智之士的典範,蘊涵著溫瀛士普育人才的良苦用心。雖然是私立學校,但仍有超過20%的學生免交學費,體現了對貧困兒童的體貼關懷。1950年9月,私立士范小學繳歸人民政府管理,併入天津市三區第十八小學。
溫瀛士一生從教40餘年,任校長31年,不但自己獻身教育事業,還要求子女、親屬也從事教育事業。他的弟弟溫瀛舉擔任學校校董,弟媳劉絳雯曾擔任過校長職務。溫瀛士的8個子女中,有7位從事過教育工作。長子溫剛和楊秀安夫婦及三女兒溫克讓從教40餘年,六女兒溫克良從教30餘年。他們都為教育事業默默耕耘,奉獻一生。溫瀛士的次子溫強,曾先後被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聘為兼職教授。2001年成為廣西民族大學檔案學碩士生導師,培養出多位優秀人才。溫瀛士講,「我對子女的入學希望是為了使他們進入教育工作,因為教育是救國的根本大計。」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在溫瀛士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學子成為國家棟樑之才。新中國首批外交官之一溫朋久,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蘇寶琮,著名經濟學家、人口理論專家楊學通,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溫廣義,語言學家林松年等,都成為普育的驕傲。
山河破碎,國土淪陷。國家的危難和生活的窘迫,使溫瀛士認識到,只有通過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才能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追求教育普惠性、提倡男女教育機會均等,成為了他的人生理想。如今,站在新起點,普育精神已成為北辰兒女的精神源泉,激勵後人開拓進取,奮力前行。
【義務教育——百年歷史名校】
天穆小學
天穆小學坐落於北辰區天穆鎮,始建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學校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樂學向上,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創建書香校園,形成民族特色,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為辦學目標,讓學生在書香的感染浸潤中成長,在民族文化熏陶中陶冶愛國情感,在特長形成的同時獲得一技之長。
天穆小學秉承天穆地區民族體育的發展優勢,打造民族體育特色校,花毽、游泳、摔跤、武術四項活動是學校民族傳統體育特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學校民族體育風采。學校先後被評為天津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成立了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學校花毽隊更是名揚全國,先後在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銀獎和金獎。
北倉小學
北倉小學創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歷史。百年歷史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底蘊。2004年學校開始打造以「激情家文化」為核心的校園文化,自此學校的建設和工作緊緊圍繞「激情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展開,經過十多年的歷練和沉澱,北倉小學的教育已成為特色品牌教育。
北倉小學擁有「趙堡太極拳培訓基地」「運河鄉情展館」「傳統文化閱讀書屋」「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體驗教室」等文化教育陣地,編寫了一套涵蓋七個學科的運河文化校本教材。傳統藝術也走進了課堂,農民畫專家回樹義和風箏魏第四代傳人魏國秋被學校聘為美術特色課程校外輔導專家。運河文化、紙鳶文化在北倉小學得到傳承發揚。學校每學年都要舉辦英語節、數學周、讀書節、風箏節,學生的素質教育成果顯著。先後獲得「天津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 「天津市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學校」 、天津市美學學會美育專業委員會「詩教文學傳承校」、天津市少工委「紅領巾示範樂團」「北辰區學校文化建設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李咀小學
「一條路,一間房,一米陽光;一卷書,一支筆,一個夢想……」這便是李咀小學的縮影。李咀小學始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時稱「天津縣民立三十七初等小學堂」。學校奉行「陽光教育」理念,尤其在藝術教育方面,更是彰顯了「陽光教育」的無限魅力。
北辰書畫藝術作為北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深厚,源遠流長。學校領導獨具匠心,考察鄉土文化,挖掘教師資源,考量學生興趣,著眼學校發展,於2014年將農民畫引進課堂教學。2017年,學校加入了天津市「李平凡版畫文化傳習室」,將版畫技巧與農民畫巧妙融合,開創了美育課堂的新天地。
李咀小學師生創作的農民畫作品經常參加市區各級各類展示,市級德育特色展、區藝術教育研究展、北倉鎮龍灣書畫展等。2017年11月,北辰區文化宮承辦了學校「木板上的鄉情」農民畫展覽,師生作品得到了區老畫家及社會各屆的一致好評,近百幅作品彙編成繪畫作品專集,精心編纂的農民畫校本教材更是得到了同行的讚譽。學校農民畫品牌藝術教育多次被天津市電視台、北辰電視台及多家報刊報導,師生作品被天津教育報刊載。2017年,李咀小學被命名為「全國傳統藝術傳承校」。
宜興埠第一小學
宜興埠第一小學始建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該校校址幾次變遷,校名多次更迭,1980年改為現稱。北辰區宜興埠第一小學以「做雅行教育、育國家良才」為辦學目標,確立了「尚雅力行,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為孩子們提供多維度雅行課程,培養良好習慣,提升綜合素養,達到以雅育行目的。「雅」是內外兼修的氣質,是內在精神修養不斷提升而外顯的文雅風範;「行」是知行統一的能力,是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出的一種較穩定的行為習慣。
學校的校本課程體系分為:健康課程、藝術課程、
科技課程、研究課程、雅行課程、節日課程。這六大課程中,很多課程是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修的,其中的雅行課程因其基礎性的浸潤,為孩子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雅行課程包括修身禮儀、靜心閱讀、經典誦讀、漢字書寫、快樂遊戲、科學DIY。每一課程都由學校的老師編寫專門的教材,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及其與之配套的展示、考級評價,從而確保課程的落實。這些課程的開設,促進了孩子們行為習慣、閱讀習慣、吟誦習慣、書寫習慣、運動習慣的養成。提高了整體的閱讀水平、書寫水平、運動能力、科學素養。可以說這六大雅行課程從多個角度浸潤孩子身心,促進他們形成優雅的舉止,文雅的言談,高雅的情趣,儒雅的氣質。
普育學校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溫世霖弘揚「普育精神」, 在宜興埠創辦天津縣民立第五小學堂(當時天津只有 6 所)。溫瀛士(號閬仙,1895—1960 年),擔任民五小學第四任校長。 溫瀛士以「普育精神」為楷模,造就一批國家棟樑之才。民國 17 年(1928年),時任天津督學的溫瀛士為普惠大眾,培育高素質人才光大「普育精神」,在宜興埠創建第二所普育學堂。該校以「勤勞真實」為校訓,以先進的理念和辦學模式施教於學子,英才輩出,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校。
2006年12月2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北辰區重建「普育學堂」。2008年12月,天津市北辰區普育學校正式啟用,短短幾年時間,學校聲名遠播慕名學訪者絡繹不絕。學校現有78個社團,素質教育開展得紅紅火火,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天津市文明單位、天津市十大特色學校等市級以上榮譽42個。
【特殊教育】
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
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創建於1994年,是北辰區為智障、孤獨症、腦癱、多重殘疾等殘障兒童少年提供從學前到職業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學校始終秉承「提供優質教育,成就幸福人生」辦學理念,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交互服務、醫教結合、融合發展、科研引領」的辦學特色。
學校有學生216名,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教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特需中心走訓、特需中心密集干預等安置方式,努力讓每一名適齡的特殊兒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培養了多名Griffiths、VB-MAPP、PEP-3等專業評估師,BCABA認證行為治療師、音樂治療、繪畫治療等康復師,以及家政保潔、茶藝、陶藝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學校教師相繼被澳門、廣東、深圳、江蘇等地聘為專家講師。
學校積極推進課程建設,本著可行性、實效性、發展性的原則,在追蹤干預中為特殊群體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全方位打造終身支持的教育康復服務課程體系。在學前、義務教育、職業高中學段課程建設的基礎上,發展了由一般類、康復類、補償類、拓展類組成的30多項融合教育課程,增設了由同伴支持、教師支持、家長支持組成的15項反向支持課程,涵蓋從學前到成人教育課程,全方位地為特殊需要群體的缺陷補償和潛能開發提供支持。
注重發展學生優勢潛能,學校特奧輪滑隊在第七屆、第八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分別取得31枚金牌、24枚銀牌、2枚銅牌以及17枚金牌、9枚銀牌、4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在天津市第二十二屆特殊兒童藝術節比賽中《築夢前行》節目在現場展演評比中榮獲一等獎、書畫及手工作品獲得一等獎7名、二等獎5名。職高學生的陶藝、手工編織作品獲得國內外友人的青睞。
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立足於實際,改革創新發展,致力於讓每一名特殊需要兒童少年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為特殊孩子成長護航
「趙老師,孩子最近狀態不錯,已經融入班集體了,太感謝你們的幫助了!」收到這樣的消息,天津市北辰區特殊需求服務指導中心巡迴督導教師趙明珠非常欣慰:「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特殊孩子進入普通學校,擁有相對正常的學習生活,並最終融入社會。」
2022年《天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正式發佈,要求實施融合教育全面提質計劃,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進一步深度融合。在北辰越來越多的特殊孩子進入普通學校,在多方護航下開啟正常人生軌跡。
北辰區是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作為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前任校長,趙明珠在9年時間裡,帶著北辰區特教學校實現了可提供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高中、大專共18年的全免費教育,並有百餘名在這裡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先後進入普通學校就讀。
2016年北辰區特殊需求服務指導中心成立,由北辰區特教學校管理。趙明珠每天帶著指導中心的10餘名巡迴督導教師奔波在全區30多所中小學間,為在那裡隨班就讀的100多名特殊孩子提供一對一指導。這些孩子多為腦癱、唐氏綜合征或孤獨症患者,進入普通學校後出現了種種問題,由家長提交申請,指導中心的教師入校提供支持。每個孩子的症狀和表現都不同,因此,教師按照「一人一案」原則,進入學校觀察學生狀態、討論案例、做出評估、制定干預方案並予以實施,直至學生情況好轉。
特教教師——周鵬程
「我的夢想很簡單,讓我這些『淘氣』的小夥伴能學會與人交流、表達需求,為他們順利進入普通幼兒園和小學打下堅實基礎。」天津市北辰區特殊教育學校的音樂治療教師周鵬程說。
2014年,周鵬程所在的學校成為全國首家自閉症研究基地,從那時開始,周鵬程便帶著音樂治療團隊投入科研工作中。從音療的評估、課堂設計到個訓探索,開始了音樂治療自閉症的探索。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周鵬程成功地干預了一名16歲的自閉症男孩。因為無法控制情緒,男孩在教室裡經常突然吼叫,嚴重干擾了教學秩序。無奈之下,老師只能將他請出課堂。
周鵬程通過仔細觀察,這個男孩一聽到音樂就能安靜下來。周鵬程嘗試用音樂改變男孩,慢慢地男孩情緒得到了控制,能夠微笑面對同學,主動向老師問好,安靜上課,現在他又回到了原來的班級裡。
作為天津市音樂治療項目的指導教師和項目負責人,周鵬程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從音樂治療評估、個性化目標定制等著手,多元拓展教學形式,帶領項目組教師成功研發了以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為基石的特殊兒童音樂治療活動手冊;開發了以音療、溝通、認知、社交、感統為一體的魔方教室應用軟件,並在全國範圍推廣。在同行眼中他儼然成為了一名實戰專家,先後為十幾所特教學校和中醫藥大學、天津體院兩所高校及全國福利院的相關人員開展了20余場培訓,還被聘為天津市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兼職教師、北辰區教師發展中心培訓師,承擔市級特殊教育教師繼續教育音樂治療專題培訓教學和區級融合教育相關講座講解任務。作為特需中心的負責人,周鵬程頂住壓力,潛心學習,認真鑽研特殊教育發展規劃,研讀融合教育相關政策,不斷更新觀念,構建特需未來發展藍圖。他全面統管特需8個部門的日常工作,穩紮穩打,積極探索融合教育「1+1+N」巡迴新模式,創新推動融合教育聯動,持續提升融合教育質量,力促特殊需求學生全面發展。
周鵬程深知作為一名特殊教育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面對「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未來的特殊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他表示,將一如既往,篤行不怠,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專心、細心,去迎接特殊教育工作中的每一天,讓特殊需求學生在陽光下快樂健康成長,都能成為有益於國家、有益於人民、有益於家庭的有用之才。
【職業教育】
北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渤海之濱、北運河畔,閃耀著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天津市北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灑滿陽光的校園,莘莘學子努力鍛造大國工匠精神,懷揣夢想揚帆起航。
學校以「學知識、練技能、當能手、做貢獻」為目標,形成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校風和修德精技練能學文的校訓。學校總佔地面積為4.2萬平方米,其中擁有19600平方米的教學樓,9240平方米的宿舍樓和7300平方米的實訓樓,5870平方米的餐廳和體育館,400平方米的圖書館,50餘間教室全部配備了環保智能的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室實訓實驗室、琴房、舞蹈練等多媒體教室55個。
學校開設機電類、計算機類、財會類以及幼兒保育類四大專業群共七個專業(機電應用技術、汽車維修、數控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會計、電子商務和幼兒保育)。學校是國家級重點校和中職示範校。機電專業是北辰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骨幹專業。下設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與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汽車營銷方向)。擁有先進設備的實訓室,貼近企業生產實際。普車與模擬數控展品《天津廣播電視塔》《絲槓》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交流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機電專業開展兩地三方雙元制合作辦學項目,推行企、校、校的辦學格局,採取一年制、三年制雙元制學習模式,培養製造業的專業人才。學校以兩地三方形式為天津地區的德企「克恩-裡伯斯公司」累計培養輸送了17名合格員工。楊修浩同學被選入AHK工業大師證培訓班深造;首屆三年制「雙元制」委培訂單班王殿元、范福田、王志鵬三位同學今年已經走上工作崗位。計算機專業為市級示範專業,有優質的師資、嚴格的管理,一直書寫著「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傳奇。近幾年來通過春季高考為我市多所院校輸送了大量優秀的本科生。財會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財會專業理論和實際操作等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專業推行1+X業財一體化證書,畢業生主要從事金融機構櫃員及理財業務員等崗位。2017年至今與雲南紅河地區合作進行「雨露計劃」,培養了一批批合格人才。幼兒保育專業開設舞蹈、繪畫、鋼琴、音樂、手工等專業課程,擁有完善的琴房、舞蹈房、繪畫室。專業推行統考普通話等級證、保育員證,畢業生深得市內外幼兒園好評。近10年來,為新疆和田地區教育學院累計培養了1900餘名優秀的畢業生。
學校以技能競賽為抓手,積極推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通過賽事和實戰項目將「教、訓、練、賽」有機結合起來,並貫徹落實到日常教學中。以「老帶新」「上帶下」的訓練方式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常態化,著力提升了專業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踐能力。 為響應「技能強國」的號召,學校每年職教展示週期間,四個專業組都會舉行組內的技能競賽,並展出優秀作品,對獲獎學生進行表彰。同時,也為同年征戰天津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做好人才儲備。
2023年,學校共有12位學生參加了「2023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第四屆全國信息產業新技術職業技能競賽天津選拔賽」,取得了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的優異成績。其中,由張董蕾老師、崔哲奇老師指導的安鑫笑、李娜、檀礎亦三位同學獲得了廣告設計師(多媒體製作方向)賽項中職組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推薦參加「2023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四屆全國信息產業新技術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廣告設計師(多媒體製作方向)競賽學生組全國總決賽」優秀獎。2023年學校組織46名學生參加2023年天津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前他們認真準備,積極訓練,賽中嚴格遵守賽項比賽規程,有的賽事時間長達6個小時,他們發揚吃苦耐勞精神,秉承學校匠心文化宗旨,精益求精,嚴謹操作,充分利用這個平台展示自己的技能,獲得獎項21個,包括一等獎1個、二等獎5個和三等獎15個。
學校根據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及時調整培養目標,以適應兩個畢業方向——培養技術型人才、培養考學型人才。引進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開辦德資企業雙元制中職班,讓學生享受「上北職、取證書、進德企」。畢業後直接進入轄區內的克恩-裡伯斯等德資企業工作。
北辰職專努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