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上海杉達大學兩岸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九位專家學者毫不保留發揮所長,暢談非遺傳承與保護重點。
廈門大學教授史曉東以《閩台非遺文化數位化保育與智慧處理研究進展》為題,主要報告閩台非遺文化數位化保育與智慧處理文化與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包括木偶戲機器人、戲曲唱腔合成系統、閩台建築數位化保護等,把數智能技術用於優秀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發揚是新時代帶來的福音。
福州大學甘滿堂教授《閩台廟會神將攤舞源流與交流融合創新》,主要論逑神將陣、八家將是當代間台地區廟會遊神巡境隊列中不可或缺的表演陣頭,增強了閩台廟會的神樂性與藝術性。兩者都發源於福建福州,在清代中期傳播到台灣。神將陣屬於假頭將屬於塗面健舞,因兩者都扮演神將,擔任主神巡境的開道先鋒,也合稱神將儲,其神偶造型、塗面化妝、象徵意義、社區參與 性等方面與其它地區的攤舞都有較大差別。因此他將健舞也是閩台地區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俗藝術。
台灣非遺工藝協會陶藝家陳金旺以《塑造自然生態談在地紅土文化一一犀旺》為題,講逑文化範疇,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 習俗、藝術等方面,其中針對紅土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特色、藝術形式、發展現況進行解讀。匠人根據紅土的特殊性,先後將它變為釉、胎、化妝土,最終呈現出美麗的藝術品。結合紅土待點,將保育類動物犀牛做成了故事性創作題材,命名一一犀旺。紅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
大陸非遺大使林俊億《以非遺文創產業為樞紐進行兩岸文化創新就業的發展契機》。他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利用少數民族非遺文化、蘇繡、香雲紗編織技品,使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有力媒介。
台灣陶刻家陳文濱《台灣陶鵰演進》,圍繞陶雕展開多元探討。首先是陶雕簡易說明,陶雕作為雕塑藝術分支,以進行雕刻創作。製作流程中選料是基礎,不同陶土質地、顏色和粘性各異,影響作品量面,聚焦台灣陶瓷雕刻,其技法呈現多元化特點,豐富了創作的可能性。傳統窯廠風格與技藝傳承,是陶瓷雕刻發展的重要依賴。傳統陶雕器皿逐漸生活化,讓藝術融入日常生品的應用場景。此外,陶雕與漆器工藝結合的趨勢開始形成,為陶雕藝術創新發展新路。
台灣陶塑家許明香《生命中雋永感動》,談台灣文化與陶藝創作相關主題展開。一是透過陶藝展現對台灣古建築記憶的珍視,以及老房子承載的歷史文化凸顯文化保存意義。二是將門視為家庭防護門檻和重要元素,它是日常必經之路、家庭安全感象證、與外界互動的橋樑,在神話與傳統中具象徵意義且啟發想像。第三是對傳統建築的磚和瓦進行現代陶藝形式的重新演繹,將古厝記憶融入當代生活,使其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四是闡述復刻傳統創作,即探索台灣文化在當代延發展的方式,讓陶藝傳達歷史溫度與對土地的共嗚。
台灣百變陶藝家黃玉英《海洋薰風,葉舞詩篇》,主要論逑木葉天目,從中國非遺黑陶與彩陶特色結合再創新,形成全新的熏燒技法、探索海洋世界系列作品,帶到薰衣草系列作品欣賞,最後實現大陸非遺木葉天目系列。
台灣茶道師張家鳳《兩岸非遺茶文化的發展與進程》。 她說,茶道藝術作為非遺,在中華民族被視為一種的蘊涵深厚文化底蘊藝術形式,其核心特徵是傳承與發展,與生活與文創的結合。現今,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喝茶,人們體會到茶和茶道藝術給自己帶來的輕鬆淡然的生活狀態,這正是一種強烈的文化自信,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