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報導從漳州龍海區港尾鎮斗美村的輪渡碼頭出發,前往浯嶼島。冬日的海面銀濤萬頃、浮光跳躍,浯嶼島岸邊各式漁船鱗次櫛比,島上依山而建的房子錯落有致,遠遠望去,宛若一座海上活力之城。
浯嶼,位於九龍江入海口,孤懸於海上,面積僅0.96平方公里。翻開歷史長卷,這小小的一方海島在明朝卻是一座威震敵膽的海防軍事要塞,為當時福建「五大水寨」之一;明清月港興盛時期,此處亦是中外海上交通重要的發舶港和收舶港。
當瀰漫的歷史煙雲漸漸散去,依海而立、向海而生的浯嶼兒女乘著時代發展的春風,勇敢穿梭在翻湧起伏的浪花間,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奮力書寫逐夢深藍的全新篇章。
海上城堡 拱衛海疆
攤開地圖,九龍江入海口處的島嶼星羅棋布,大的島嶼有廈門島、金門島以及大嶝島,小島則不計其數,其中數浯嶼地理位置最為關鍵。
浯嶼島四面環海,呈南北走向,地處漳州東部,位於廈門南面,西臨南太武山,東北與大擔、二擔、大金門、小金門等島嶼一衣帶水,南面連著台灣海峽。這裡是通往漳州港和廈門港的必經之道,戰略區位十分重要。
明朝初年開始,倭寇頻頻侵擾我國東南沿海。處於海上咽喉要道的浯嶼島,開啟了一段硝煙四起的歷史。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為加強海防,派江夏侯周德興在福建沿海一帶設置水寨,浯嶼與烽火門、南日山,是福建首批三大水寨。其中,浯嶼既防衛漳泉兩府,又統轄永寧、鎮海兩衛。
浯嶼位置之重要,可見於官府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在浯嶼島上立的《浯嶼新築營房墩台記》,上鐫:「浯嶼、小擔、大擔並峙於港口海中,實為廈島門戶。」「明初的浯嶼水寨,對於九龍江入海口,以及當時的漳、泉二郡,都是一個重要的咽喉要塞,有效扼制了倭寇猖獗入侵,保護了漳廈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月港研究院院長、海絲高端智庫專家江智猛說。
水寨設置後,並未額外募集兵員,據《廈門志》記載:「撥永寧、福全衛所兵二千二百四十二人,合漳州衛兵二千八百九十八名戍之。統以指揮一員,謂之把總,歲輪千、百戶領衛所軍,往聽節制。」同時,配備福船、大哨船等各類海軍用船48只。
浯嶼水寨城牆由石塊砌成,周長602米。其中南北各長164米,東西各長120米,基寬4米,牆高7米;建有窩鋪11間,城堞413個,箭窗1032個。四面設城門,東西兩面門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台、瞭望台並安放銃炮。
水寨設立之初,浯嶼島隸屬泉州府。因懸於海上難於駐守、管理,後將浯嶼水寨內遷至廈門中左所,後又改遷至泉州晉江石湖,名稱始終不變。
浯嶼水寨的建立在軍事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它聯合附近的銅山水寨和各個巡檢司,嚴守海疆,堵截倭寇。
「浯嶼水寨把總沈有容在負責營建石湖營地期間,曾南下巡海,上浯嶼島天妃宮朝拜,見廟狹隘,遂暗自許願,若打勝仗,定修廟宇。」江智猛說,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倭寇進犯我國沿海,沈有容率軍到南澳島,追剿佔據南澎列島的倭寇,大獲全勝。當年,沈有容便命人動工重修浯嶼天妃宮,並於翌年春天完工。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沈有容親自揮毫撰寫《重建天妃宮記》,詳述天妃顯靈佐助抗倭的事跡。
隨著浯嶼水寨的內遷,海上咽喉要塞失去了防守,浯嶼島淪為倭寇與海盜據點。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巡海道周賢宣計擒巨魁張維等,才平息海上亂象。爾後,浯嶼島劃歸漳州府管轄。
明末清初,鄭成功雄踞廈門期間,浯嶼與金門同屬鄭氏的重要軍事基地。清道光四年(1824年),福建水師提督許松年又於浯嶼新築營礅,建炮台、煙礅台及瞭望台。
隨著歲月的流逝,浯嶼水寨及相關海防軍事設施已大多不存。遺留的「延平炮壘」和古碑記,以及蜷縮於角落的一些城牆殘垣,為面貌日新月異的海島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歷史遺韻。
海絲節點 商貿中轉
浯嶼島作為漳廈兩地的海上門戶,隨著水寨的內遷和海上貿易的興盛,其逐漸發展成為中外商貿往來的中轉站。尤其是1567年隆慶開海後,浯嶼島更是成為許多商船的發舶港和收舶港。
浯嶼島成為當時中外海上交通的重要節點有著先天優勢。浯嶼水道四通,特別是其與小擔島之間的海域遼闊且水深,適合商船通航。此外,浯嶼島西部有平緩寬闊的港口,可泊船、避風。加上島上有居民居住,可補給物資和水源,這是周邊小島所不具備的條件。《浯嶼新築營房墩台記》記載:「大小擔之間,門狹而水淺,惟浯嶼與小擔其間,洋闊而水深,商舶出入,恆必由之……然其西,則有隈澳可避風,山坡平衍,居民數百家,而大擔、小擔皆無之,故海人艤舟必於浯嶼。」
江智猛說,15世紀初至17世紀中葉,正值西方殖民者向海外開展探險與擴張的世界地理大發現時期,明朝隆慶開海後,月港成為唯一開放的合法港,浯嶼島便成為月港海上貿易的門戶與樞紐,往來東西洋和琉球、台灣等地的多數航路在這裡交匯。
成書於明中後期的航海指南《順風相送》記載了浯嶼往柬埔寨、暹羅(泰國)、麻裡呂(菲律賓利瑙角)等地的航線。康熙年間的《指南正法》,也有著浯嶼往雙口(馬尼拉港)、長崎(日本)、咬留吧(雅加達)等地航線的記載。浯嶼已然成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節點。
「根據中外文獻記載,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參與世界大航海貿易的葡萄牙人最早抵達浯嶼島,此後,葡萄牙人在漳州海面持續進行隱藏式貿易長達30年之久。」江智猛說,不只葡萄牙,還有西班牙、荷蘭、日本等外國商船也來到閩粵海面,往往在浯嶼泊船,等候海滄、月港出貨。
據西方史料記載,在Chincheo,葡萄牙人建立了一個臨時居留地,人數達500人。
Chincheo指的是哪裡?廈門大學楊國楨教授經過詳細考證,在其《葡萄牙人Chincheo貿易居留地探尋考證》一文指出,Chincheo葡萄牙居留地在浯嶼。
11月14日,在「漳州月港與航海文明」專題現場會上,福建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劉義傑作《浯嶼:曾經的世界節點》主旨演講。「古代航海家們把澎湖列島至呂宋島(菲律賓)之間的海域命名為『浯嶼洋』。」劉義傑說,可見,浯嶼在中外海上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站在浯嶼島極目遠眺,望著廣闊無垠的海面,恍惚間,猶如置身於明清時期,一艘艘商船往來穿梭,在航道上有序航行,水運一派繁忙。
濱海漁村 全新篇章
浯嶼島上僅有一個村落,為浯嶼村,現常住人口5200餘人,外來流動人口近6000人。戰略意義上浯嶼是海上門戶,但對於島上的人來說,向大海討生活是他們必然的選擇。勇敢的浯嶼兒女靠海吃海,在風浪中搏擊自己的人生。
漫步浯嶼島,林木蒼翠,道路平坦整潔,環境優美,基礎配套應有盡有。
「近年來,海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浯嶼村黨總支書記鍾東昇說,改革開放之前,海島十分落後,島上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漁船僅13艘。緊跟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村裡先試先行,開展「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制」「集體財產投標下放」等一系列改革,大膽闖出一條適應漁村發展的新路。1993年,全村漁業總產值達到1.02億元,成為「億元村」。
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浯嶼島的漁船也在不斷更迭。從20世紀60年代的帆船、70年代的中型木質拖網船、90年代的大型鐵殼船,再到如今的新型玻璃鋼船,浯嶼在跳躍式地前進,向現代捕撈業跨越。
「我是全村第一個換鐵殼船的人,沒想到拉開了我們村漁業變革的序幕。」今年72歲的漁民林國棕回憶道,1995年,他從江蘇南通購進村裡的第一艘鐵殼船,當年的利潤就有200多萬元,村民看到鋼船的先進性與安全性,紛紛效仿。到了2005年,全島400多艘漁船已全部由木質船更換為鐵殼船。有了鐵殼船,大家不斷向著遠洋進發,捕撈的海域由原先的離岸幾十海里,擴大到台灣海峽和南海等海域。
一條船帶動一條鏈。浯嶼先後又辦起了造船廠、網具廠、修配件廠、製冰廠和運輸公司,還建起供電站、加油站,產業發展欣欣向榮。目前,全村擁有鋼質、玻璃鋼質捕撈漁船及鋼質外海漁業運輸輔助船288艘,8家造船廠。2023年,浯嶼村漁業捕撈產值近8億元,約占龍海區50%。
討海為獵,耕海為農。站在浯嶼貨運碼頭朝海上眺望,一排排漁排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極為壯闊。浯嶼海區海水水質好,適宜海水養殖。漁民除了從事捕撈作業外,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海上搭建漁排,養殖真鯛、青斑、黃翅等。目前,全村年產1500噸海鮮,年產值3400多萬元,成為漁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近年來,浯嶼開始摸索轉型的路子。鍾東昇表示,浯嶼島有美麗的海島風光,有純樸的漁家風情和豐富的抗倭故事,村裡已請第三方規劃旅遊發展方案,計劃將傳統漁業與休閒旅遊結合,發展「海上垂釣」等特色海上休閒漁業,逐步打造出一個宜居宜游的富美漁村。
憑海弄潮,浯嶼島正行進在高速發展的道路上,全村年產值可達10億元,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曾經貧瘠的漁村,已跨越發展成「漳州十佳最美漁村」。
海島文化 傳承不息
討海而生的浯嶼兒女,有著自身獨特的海洋文化民俗。
坐落於浯嶼島中部的天妃宮,經歷代多次修葺,現為三進四殿佈局,佔地面積359平方米,依山臨海,氣派巍然。「我們的天妃宮是莆田湄洲媽祖的第一代分庭,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浯嶼村老年協會會長郭燦輝介紹,村民信奉媽祖,每逢出海作業季節,家家戶戶都要來祭拜媽祖,以求出海作業平安順利,滿載而歸。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生日和元宵節期間,還有「梳妝」「社戲」「游景出巡」等民俗活動,極為熱鬧。
浯嶼天妃宮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是我省抗倭的重要歷史例證。目前,宮內保存著立於萬曆和道光年間的4方古碑刻,記載著該宮的興衰歷史,涉及台灣島、澎湖列島以及驅荷蘭入侵者、剿滅沿海倭寇等事例。其中,神龕上方懸掛著保存300多年的《清康熙皇帝御祭天妃祭文》匾額,記載著清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旨復台時,天妃「湧泉濟師」「助戰濕袍」的故事。
王醮慶典是浯嶼另一重要的禳災祈安民俗活動。11月16日至17日,4年一次的浯嶼村王醮慶典活動舉行。其間,村裡張燈結綵,鑼鼓喧天,除了「迎王」繞境巡安外,還有舞龍、腰鼓隊等精彩表演。
浯嶼村王醮慶典每隔4年舉辦一次,包含「迎王」「宴王」和「送王船」等祭典,其中以「送王船」最具特色。
「不同於別的地方的王船由紙竹粘貼而成,我們製作的王船全部使用真材實料,是可以下海航行的真船。」造船師傅余和山介紹,早在農曆八月,他和村裡的兩個老造船師就開啟造船計劃。王船總長8.5米,寬2.16米,深80厘米,涉及豎龍骨、安隔艙板、安龍目、上塗裝、立桅桿等多道工序,裝飾華麗,色彩斑斕。
浯嶼送王船儀式不只是一種民俗活動,更是一種文化傳承。「送王船是仿照古代的帆船樣式,其製作嚴格按照傳統工藝,一點都不能含糊。」今年60歲的余和山已從事造船業46載,於2000年開始跟著師傅學習製造王船。如今村裡會這項技藝的也就4人,大多七八十歲,余和山是最年輕的一位。
為弘揚傳承當地特色文化,浯嶼村重修浯嶼舊禮堂建成海島博物館。以紅色年代懷舊風為基調,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展示、視頻播放、場景還原等方式,講述浯嶼島歷史發展,展示海島文化、海防文化和紅色文化,是一個集科普研學、休閒觀光、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的重要基地。
「浯嶼島與月港隔著一片海洋,二者曾是緊密相連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兩個重要節點。」江智猛說,深度挖掘傳承利用好浯嶼海島文化,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海島獨特的人文魅力,亦能讓海防和海絲的燦爛文化,在這片土地上永遠閃耀。(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