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檔案】
平海天后宮始建於宋鹹平二年(999年),現存建築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64平方米,包括大門、內庭、大殿及兩廡。2008年,被列入首批國家涉台文物保護工程。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擁有眾多的媽祖廟。其中,秀嶼區平海天后宮至今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的湄洲媽祖分靈宮廟之一,對媽祖文化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這裡的「師泉井」、《師泉井記》石碑,見證了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
保存完整的宋代宮殿式媽祖行宮
平海天后宮,坐北朝南,背靠朝陽山,面朝平海灣,宮前不遠處便是天然良港。其廟門與湄洲媽祖祖廟隔海相望。
這裡是明代平海衛城所在地。由遠及近,可見平海天后宮飛簷翹角,雕樑畫棟,聯板匾額,鎏金燙彩,典雅古樸。在大門外的場院中,有一口少見的方形古井,旁邊立著「師泉」石碑,十分醒目。
「這是一座古老且保持完整的宋代宮殿式媽祖行宮。」平海天后宮管委會主任高雙奇向記者介紹,該宮至今已有1025年的歷史。
通過無人機的視角俯瞰,平海天后宮保持了宋代「工」字型佈局,由一條精巧的迴廊串聯起來,渾然一體。大殿為重簷歇山頂,抬梁、穿斗混合木構,面闊五間,進深五間。
平海天后宮建築風格獨特,俗稱「百柱宮」,因其曾有明暗立柱共108根,如今大門外簷下仍沿用宋代的梭形石柱數根。不僅如此,其廊沿壓石也有108條,宮前「師泉井」則用108塊石頭砌成。「108」的美好寓意,也彰顯了該宮特色。
記者看到,天后宮正大門前有「青龍石」陛石、古印章、額題記。大門脊檁上還保留著「大功德主將軍靖海侯兼官福建水師提督軍務施琅重建」的銘文。進入大殿,兩側存有施琅《師泉井記》石碑以及乾隆年間閩浙總督喀爾吉善撰立的《平海天后廟重修碑記》,大殿上方還掛著「神昭海表」橫匾和獨特的「皇帝萬歲萬萬歲」直匾。
此外,與其他媽祖宮廟不同,平海天后宮大殿正中供奉著5尊媽祖神像,相傳與媽祖化身5個少女,助朱元璋平定南方叛亂等相關。
收復台灣的實物佐證
「平海天后宮是媽祖文化的傳播地和重要基地,也是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史和閩台關係的重要實物。特別是『師泉井』和《師泉井記》石碑,是清政府收復台灣、統一祖國的歷史見證。」秀嶼區文管辦主任陳東鑾向記者介紹道。
「今上御極之二十一載,壬戌孟冬,予以奉命統率舟師,徂征台灣。貔虎之校,犀甲之士,簡閱而從者,三萬有餘。眾駐集平海之澳,俟長風,破巨浪,以靖掃鮫窟……」記者注意到,在殿前左側矗立的《師泉井記》石碑,碑文共有454個字,記述了湧泉濟師和漲潮助戰的故事。大殿前還有一副對聯「一勺泉甘實濟雲屯萬旅,半袍淋濕克盡日孽全台」,也記載了這兩個典故。
據史料記載,施琅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奉命收復台灣,率大軍駐紮莆田平海衛。時遇大旱缺水,天后宮前的一口廢井之水「漬鹵浸潤,厥味鹹苦」。施琅向媽祖拜禱後,派人將井挖深數尺,淡水泉湧,取之不竭。施琅親筆題寫「師泉」,又刻《師泉井記》碑以頌媽祖恩德。清政府收復台灣後,重修平海天后宮。「這口井雖然距離海邊只有30米左右,但井裡的水卻是淡水,清甜可口。」高雙奇說,這裡的井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平海人。神奇的是,不管乾旱雨澇,井裡的水位都一直保持90厘米不變,水質清澈見底。
據史書記載,施琅收復台灣前,把平海天后宮媽祖像恭請在旗艦上,以求庇佑護航。傳說在澎湖海戰時,媽祖再次顯靈,「漲水助戰」,令施琅大軍旗開得勝。登島後,施琅把媽祖像供奉在台南大天后宮。台灣眾多媽祖宮香火均出自台南大天后宮。
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媽祖文化是連接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而平海天后宮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平海天后宮與台南大天后宮的歷史淵源深厚,雙方因此締結為「姐妹宮」。1999年,平海天后宮舉辦建宮千年紀念活動。此後,前來進香的台胞、僑胞等越來越多。2011年,平海天后宮與台南大天后宮牽頭組織首屆「靖海游」海上巡安活動,出動了上百隻漁船,規模大,反響熱烈。值得一提的是,馬英九先生、連戰先生等都曾為平海天后宮題匾。
「平海地處平海灣,居民多以海為生,不平靜的海上作業存在潛在的風險,所以人們向媽祖祈求平安。」平海天后宮媽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王金壽已年過古稀,熟知漁村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和一些約定俗成的習俗。比如,漁民在每年正月第一次出海前,或漁民添置、租賃新船時,都會鄭重地到天后宮祈願。為了祈求平安,漁民們還會恭請媽祖進行靖海巡安。這種人海共諧的民俗活動,正反映了兩岸同胞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
近幾年,平海天后宮還與台灣方面在農曆三月廿三、九月初九等節點,通過線上視頻等方式開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2024年,秀嶼區還引進台灣社區營造與教育團隊,在平海鎮平海社區設立「藍鵲社區大學」,邀請海峽兩岸高校教授專家擔任顧問,共同探索老齡化背景下的社區治理模式。
【延伸閱讀】保護好媽祖文物
記者在平海天后宮採訪期間,適逢福建省調查隊工作人員前來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他們對照普查清單,逐一拍照留檔,瞭解文物保存狀況。
在平海天后宮的保護方面,秀嶼區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投入資金改造電路,加大消防投入,在宮內安裝了攝像頭和火警感應系統,以避免珍貴文物失竊或人為破壞;設置村級管理人員,強化場所管理制度落實,確保日常工作有專人。該區還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挖掘整合周邊文化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本版文圖:湄洲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霞 余靜 林羅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