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叔涓杭州採訪】胡雪巖故居,位於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歷史文化保護區東部的元寶街,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巖事業的顛峰時期,當時豪宅工程歷時3年,於1875年竣工。
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國傳統建築特色又頗具西方建築風格的美輪美奐的宅第,佔地面積10.8畝,堪稱清末中國鉅賈第一豪宅,古宅內有芝園、十三樓等亭臺樓閣。
據悉,胡雪巖,杭州人,祖籍安徽績溪。少年時入杭州一錢莊當夥計,後在浙江巡撫王有齡扶持下,自辦阜康錢莊。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獎,封布政使銜,賜紅頂戴,紫禁城騎馬,賞穿黃馬褂。
鼎盛時胡雪巖除經營錢莊外,兼營糧食、房地產、典當,還進出口軍火、生絲等,後又創辦胡慶餘堂國藥號,成為富甲一時的紅頂商人。可惜到19世紀中後期,西方殖民者敲開中國大門,胡雪巖受到強大洋商的擠壓,其失敗也屬必然,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胡雪巖故居整個建築佈局緊湊,構思精巧,居室與園林交融,建築材料可媲美皇帝故宮,可謂無材不珍,耗費300萬兩白銀。故居內的花園芝園,怪石嶙峋、巧奪天工,其中的假山為國內現存最大的人工溶洞。
進入進到胡雪巖,那迴旋的明廊暗弄、亭臺樓閣、庭院天井、峭壁假山、小橋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門樓,使人彷彿進入一個大大的迷宮。而百獅樓、鎖春院、怡夏院、洗秋院、融冬院、延碧堂、載福堂、和樂堂、清雅堂無處不奇;木雕、磚雕、石雕、堆塑、彩畫則無品不精。
故居內還有董其昌、鄭板橋、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書法石刻作品。遊客們從它的窗光水影,琉璃煥彩中,從不同角度,感受這位紅頂商人傳奇的一生,一路繁花,起伏跌盪,不勝噓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