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 10億尾大黃魚魚苗開啟「海洋之旅」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是大陸大黃魚的核心產區之一。連日來,隨著氣溫逐漸回暖,當地漁民搶抓黃金窗口期,投放大黃魚魚苗。今年,10億尾大黃魚魚苗從這裡開啟「海洋之旅」。
在霞浦縣溪南鎮金茂水產公司的大黃魚育苗車間裡,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培育了80天左右的魚苗撈起,裝入配備了活水系統的運輸車。這些魚苗體長5厘米至6厘米,活力十足。隨後,一尾尾活潑跳躍的魚苗通過專用管道輸送到活水運輸船上,再運往海上養殖區。
當地養殖戶介紹,大黃魚是溫水性魚類,當水溫在12℃左右時投苗,可以減少應激反應,提高魚苗的存活率。因此,他們通常會選擇在晴好天氣的中午進行投苗。
在溪南鎮長腰海域,滿載著魚苗的活水運輸船緩緩停靠到漁排邊上,漁民們趕忙收攏船艙漁網,用大網兜將魚苗慢慢地集中到一起,再小心地將魚苗提到漁排上,倒入網箱裡放養。
金茂水產公司副總經理蘇石泉介紹,新魚苗非常脆弱,因此要在水流平緩的海域暫養一個月,待它們適應環境後,下單的養殖戶會將其轉運至各自的漁排繼續養殖18個月,屆時便可收穫上市。
據瞭解,今年霞浦縣預計將投放10億尾大黃魚魚苗,養殖規模達16萬框、約24萬噸,產值將超30億元。
這兩年,當地持續推進超規劃網箱養殖整改工作,已累計將30%的大黃魚傳統網箱從內灣淺海清退遷移至外海深海大網箱養殖區,通過控制養殖密度,減少了富營養化問題,海域生態自淨能力增強,顯著提升霞浦大黃魚品質。(新華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