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氣象局4月1日披露,最新遙感監測顯示,3月27日,青海湖正式進入解凍期,較去年提前3天。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
根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青海湖西南部湖冰融化範圍較大,融化區域面積約為534.6平方公里,佔湖泊總面積的11.5%。截至3月31日,青海湖湖泊表面連續5日有液態水域且面積大於等於湖泊總面積的10%。依據相關標準,判定3月27日為2025年青海湖開始融化日。
青海湖的解凍分為「文開」與「武開」,均與環湖流域的溫度與風速密切相關。「文開」需日均溫穩定大於0℃且風力較弱,冰層自然消融;「武開」則因氣溫驟升疊加大風天氣,熱力膨脹與風力作用共同導致冰層斷裂、堆積形成冰壩。
另據青海省氣象局氣象專家分析,自3月21日起,青海湖區最高氣溫快速升至7.5℃,配合8級以上陣風,具備「武開」條件。未來七天,青海湖流域大部地區以晴或多雲為主,並伴有大風,有利於湖冰完全融化。
隨著湖冰的消融,青海湖裸鯉(湟魚)開始活躍,赤麻鴨、斑頭雁等候鳥陸續抵達,在解凍水域棲息覓食,形成「冰裂鳥鳴」的獨特生態畫卷。(中新社)
